携手同行 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中国敦煌石窟保半岛体育-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护研究基金会成立30周年综述

2025-11-15

  半岛,半岛体育,半岛体育app,半岛官网,半岛电竞,半岛真人,半岛棋牌,半岛体育官网注册,半岛体育官方app下载,半岛体育官方注册网址,半岛体育平台官网注册链接,半岛体育app下载,半岛体育怎么样,半岛体育官网,半岛体育登录入口,半岛体育官方网站,半岛最新入口,半岛下注,半岛投注

携手同行 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中国敦煌石窟保半岛体育-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半岛体育APP下载护研究基金会成立30周年综述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以下简称“敦煌基金会”)是1995年3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民政部注册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迄今已走过30年历程。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在敦煌研究院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敦煌基金会历届理事会牢记使命,坚持不懈,千方百计动员社会力量为敦煌文物事业募集资金,积极开展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工作的多层次、多类型公益资助活动,为支持敦煌文物事业发展、守护人类的敦煌贡献了“基金会力量”。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文物保护的投入力量相对有限。发展中的敦煌研究院,急需各方力量的支持。1989年,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先生将个人画展的全部收入2亿日元,捐赠给敦煌研究院,作为资助敦煌保护、研究的基金;1995年在国内外有识之士支持下,敦煌研究院以此基金为基础,发起成立了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敦煌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国内有了对接社会力量保护敦煌文化遗产的社会组织,成为保护敦煌文化遗产的主要民间力量。

  自第二届理事会组成以来,一方面认真学习掌握国家关于社会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另一方面根据敦煌基金会各项工作进展的情况,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重新修订了《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章程》,制定了《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财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建立起管理基金会的制度体系。这些建章立制的工作,使敦煌基金会的决策、资金募集、财务管理、公益活动都按照程序和规章制度运行,为各项工作依法进行和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实践中持续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敦煌基金会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管理和决策制度。按章程召开理事会,规范基金会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的范围、程序和方法,重大事项皆由理事会研究决定,理事监事认真履行职责;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各项公益活动提供咨询服务,参与对资助项目的评估、评审及执行情况的评审及验收工作;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公益活动策划与执行的专业能力;获得民政部慈善组织认定和公开募捐资格认定,在民政部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中,获得3A等级,初步建立了基金会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信息公开始终是基金会加强自身管理和社会监督的重要手段。根据民政部《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制定《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信息公开办法》,按规定向全社会公开基金会信息;除在《中国社会报》《公益时报》等纸质媒体公布基金会的相关信息外,还在民政部规定的网站及基金会网站向社会公开敦煌基金会年检报告全文;在公开募捐工作中,向社会公开募捐计划、项目内容、资金用途、资金募集情况、项目进展情况等;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回复捐赠人的问询,保持与捐赠人的日常联系,及时报告敦煌基金会的工作和活动情况。

  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既是全民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也是全民分享保护成果的权利。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可以说敦煌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便与社会力量相伴相生。为了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敦煌文化遗产保护,敦煌基金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本着“诚心交友,诚实募捐、诚信公益”的理念,充分借助敦煌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积极探索资金募集方式,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形成了一些助力文化保护公益事业的独特思路和募捐实践。

  利用敦煌石窟对外开放的条件募集资金。敦煌基金会的宗旨是利用募集的资金,从事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这使得敦煌基金会与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敦煌石窟有了天然的联系,利用敦煌石窟对外开放的条件募集资金,成为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随着每年来敦煌参观的人员越来越多,敦煌基金会在敦煌研究院的支持下,通过洞窟讲解、日常接待等方式,使前来参观考察敦煌石窟的游客,既感叹敦煌石窟艺术的辉煌,又敬佩几代人守护敦煌的精神。许多人在参观考察现场即表示愿献爱心,支持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他们中间既有个人身份捐赠者,也有代表企业捐赠者,他们已成为基金会一支不断增长的社会力量,成为敦煌历史文化保护、研究、弘扬的坚强后盾。

  公开募捐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公开募捐是敦煌基金会动员社会力量募集资金的主要方式。公开募捐是连接爱心人士与受助者的桥梁,通过公开募捐,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出财富、资源或技能用于帮助支持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惟募集资金,更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敦煌基金会与中国民生银行共同发起的“中国民生银行与您共同关注人类艺术流失守护敦煌全国大型募捐活动”,敦煌基金会发起的“敦煌莫高窟1650周年纪念音乐会”募捐活动,敦煌基金会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敦煌研究院、腾讯公益、新华公益等机构携手,发起了“数字供养人”网上募捐项目,敦煌基金会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单独发起的网上募捐活动等,都收到良好的效益。特别是“数字供养人”网上募捐活动,更是文物保护领域公益募捐方式的一次创新。而敦煌基金会在敦煌研究院所辖六大石窟放置的文物保护募捐箱及所附二维码,线上线下的募捐,同样收到了良好效果。通过公开募捐,不仅吸引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筹集到大量资金,而且在更大范围内宣传弘扬敦煌文化,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也进一步提高了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力和知名度。

  社会力量参与更加广泛,初步形成了面向敦煌石窟捐助的全方位社会力量。一方面敦煌基金会始终坚持“诚心交友、诚实募捐、诚信公益”的公益理念,在实践中得到回报,社会公信力不断提高,在动员社会力量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得到社会各界的回应与支持;另一方面,在敦煌基金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公益募捐活动的社会基础,逐年增加,初步形成了以个人、国内社会团体、企业、国外知名品牌企业为主体的面向敦煌石窟捐助的社会力量。敦煌基金会在筹集善款、公益资助的工作中,保持与捐赠人的日常性联系,及时报告敦煌基金会的工作和活动情况,获得捐赠人的持续关注与支持,成为敦煌基金会慈善募捐的主要经验之一。毫无疑问,敦煌基金会与捐赠人不仅仅是工作关系,更是朋友关系,做慈善募捐也要有自己的朋友圈,要把捐赠人做成朋友圈,建立互相信任的朋友关系,聚集一批热爱传统文化,热心敦煌文物保护的社会力量。今后,敦煌基金会将继续保持日常沟通联络机制,加强与相关捐赠人的联系与互动,以已形成的良好社会关系为纽带,动员更多社会力量,高质量、多渠道募集资金。

  设立专项基金。设立公益专项基金是基金会动员企业、机构和慈善家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一个重要方式。专项基金之所以对捐赠人有吸引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捐赠人可以冠名专项基金并享有较高的管理权限。专项基金,是近年来基金会募集资金的重要方式,顺应这一趋势,敦煌基金会理事会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先后设立“启新敦煌学人才培养专项基金”“敦煌莫高未来专项基金”“常书鸿敦煌艺术专项基金”“敦煌华人传承专项基金”“樊锦诗基金”“国强敦煌文化守护专项基金”等7个专项基金。特别是2023年,樊锦诗先生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专项基金的事迹,更是在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专项基金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在全国大中小学面向青少年进行敦煌文化的普及教育、敦煌石窟艺术研究、敦煌石窟艺术交流传播、敦煌石窟艺术人才培养、敦煌石窟艺术传承创新,及面向海外华人传播敦煌文化等方面的公益慈善活动。目前,专项基金运行正常,正在发挥出良好的社会效益。

  广结善缘,加强同相关社会组织的联系。与相关基金会协作,联手募集资金也是敦煌基金会在募集资金的过程中探索形成的一种募捐方式,并正在成为基金会资金募集的一种趋势。多年来,敦煌基金会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腾讯基金会、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上海东方证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中国妇女基金会、博世中国慈善中心、阿拉善SEE基金会、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中银慈善基金会、重庆宣传文化基金会、苏州弘化社等数十家慈善公益组织进行交流合作,不仅促进了工作上的相互支持和借鉴,而且达成相关的捐赠意向,有力推动了资金募集工作的开展。此外,敦煌基金会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等9家文保组织发起成立“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组织联盟”,以联盟的形式组织社会力量支持文物保护,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十年来,敦煌基金会根据敦煌文物保护、敦煌学研究和敦煌文化弘扬的需求,本着“用公益弘扬敦煌文化,以慈善滋养敦煌学术”的理念,利用募集资金,做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的公益慈善活动,并在公益实践中形成了以敦煌石窟保护、敦煌石窟壁画数字化、敦煌学学术交流、敦煌学学术成果的出版、敦煌学人才培养、敦煌石窟艺术弘扬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公益项目,发挥了敦煌基金会动员社会力量保护敦煌石窟的作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扶持敦煌学研究。敦煌基金会自成立以来,根据敦煌学学术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自身社会组织的优势,以慈善滋养学术,助力敦煌学研究。先后资助敦煌研究院举办“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69世纪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创新与发展:敦煌学研究的新使命”“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等多项与敦煌学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相关的研修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莫高窟,共同探讨丝路文化,分享敦煌历史文化的内涵价值,为推动敦煌学研究走向更广、更远的未来作出积极贡献。

  人才培养国际化。在共建“一带一路”和敦煌学研究国际化背景下,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敦煌基金会因时而动、应势而变,无论在资金募集还是公益慈善项目上,均向人才培养工作倾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敦煌基金会利用社会各界的捐助,设立“敦煌奖学金”,奖励高校和科研单位在读敦煌学、文物保护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鼓励他们毕业后加入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资助敦煌研究院员工参加相关专业技术培训;每年资助敦煌研究院12位学者赴外交流学习;“启新人才培养基金”“樊锦诗基金”等专项基金,也将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的资助方向;支持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阿富汗巴米扬大学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

  丝路考察结硕果。为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探索敦煌历史文化与丝绸之路的紧密关系,加强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敦煌基金会支持资助了“阿富汗文化遗产考察”“印度文化遗产考察”“中亚文化遗产考察”“巴基斯坦文化遗产考察”“伊朗文化遗产考察”等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考察项目。这些学术考察,不仅有助于敦煌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开阔相关学者的国际学术视野,而且为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行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化弘扬放异彩。弘扬敦煌文化,是敦煌基金会主要的公益目标。敦煌基金会利用“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举办“保护世界遗产敦煌莫高窟有奖知识竞赛”,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讲座;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以“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弘扬活动。自2013年开始,“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先后在全国21个省区市的42所高校、14个美术馆(博物馆)成功展出,参与人数达350万人次,成为敦煌基金会弘扬敦煌文化的品牌公益项目。同时,敦煌基金会先后在德国、乌兹别克斯坦、法国等国举办“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展”,进一步推动敦煌文化走向世界。

  敦煌文化守望者。在敦煌文化保护和弘扬的公益活动中,敦煌基金会与敦煌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发展基金联合发起“敦煌文化守望者”公益行动。在全球范围内招募并组织志愿者,参与敦煌莫高窟的各项保护与传承工作,并通过专业化培训实现莫高窟需求与文化志愿者能力的精准匹配,进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与创新。2018年至2021年,先后举办三期“敦煌文化守望者”公益项目,成为敦煌基金会弘扬敦煌文化公益项目中最有影响的活动之一。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QQ:1234567890

Copyright © 2018-2025 半岛体育-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半岛体育APP下载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